「康熙來了」毫無意外地拿下金鐘獎綜藝節目類最佳主持人獎。主持人中一人活潑好動、不拘小節,連來賓穿過的帆布鞋都敢聞;另一人理性客觀,能使受訪者卸下心防侃侃而談。在兩人完美的搭配下,上節目的來賓秀才藝、唱戲、展貼身衣物,棚內花招百出,跳脫以往談話節目的呆板形式。節目的勢如破竹,大受歡迎可以理解。但從節目走紅以來直到徐熙娣待產,師法康熙來了的效顰節目仍不斷出現,則令我疑惑:創新這個觀念究竟在台灣人的性格裡佔了多少、多小的百分比?
東施各台都有。眾所皆知,康熙來了這個看似突梯的名稱是由兩位主持人名取中間組合而成。乍看之下無厘頭的道理,說穿了就一文不值。在此之下,模仿者們紛紛如法炮製。於是我們見到了桃色蛋白質、智勇志永電力學校、國明生活須知、明至天簧、和最晚出現的銘麗雙收。此外,也有以模仿康熙主持人型態的節目。例如照抄康熙一生一旦/知性與花瓶組合的今夜女人幫、因康熙而貴的國光幫幫忙、以及天王的愛上九點半。
這些模仿者們有的專請女性談婚姻破碎的歷程;有的主持人本身太強勢,使觀眾分不清誰是重點;有的雖走談話路線,但從布景燈光到主持人本身一貫的插科打諢都讓人誤以為這是個搞笑節目。智勇志永更是由名稱到書生VS美艷花瓶的組合全抄的經典之作;有的則已經因為收視率不佳而逐漸轉為介紹珍禽異獸類的動物節目。
從康熙的大紅大紫,我整理出一些成功經驗:康熙來了的成功在於主持人全盤掌握談話走向,引導話題;來賓多元,從政壇要人到模特兒無所不邀,題材多方面;來賓和主持人有互動空間,不只是呆坐著你聽我講(更可以堂而皇之坐在國民黨主席的大腿上);氣氛輕鬆歡樂,觀眾看了不覺得沈重。換言之,「康熙來了」的成功不在於硬體,而在開啟了另一種模式,它教育了觀眾「原來談話節目也可以這麼生動不枯燥」。但很可惜,這些模仿者門似乎沒有體認到這點。除了抄襲名稱的創意以外,意圖感動觀眾的關鍵內容幾乎都是老套,全無新意可言。
從競爭的角度看,如果後進者無法提供比先行者更優良、更吸引人的內容,觀眾/消費者有什麼理由選擇這種虛有其表的創新?時間和尋求娛樂的慾望比實體商品更不具價格彈性,濫竽充數的節目注定要被市場淘汰。
事實上,當模仿者發現無法成功複製康熙的軟體而改以其他內容搪塞時,就已經陷入了形式的迷思和危機。台灣正在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和數位內容產業,如果還是這麼搞法,成果能有幾何,頗令人憂心。希望業者能以此為借鏡。成功經驗可以被參考,決不能被照抄。非得瞭解先行者成功的核心概念是什麼不可,否則只是肖其皮毛而已。
*田麗、包偉銘的新節目藉催眠針扎大做文章,手法粗糙不堪、了無新意,不值一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vol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