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已經演變成台灣男人VS台灣女人VS大陸女人的大混戰。
因為牽扯到我有興趣的,關於婚姻人口流動與經濟地位高低的議題,
所以忍不住參一腳。不是想要壓倒群雄群雌。懇請勿戰個人。
※ 引述《darthv (花心心花)》之銘言:
: 只是我的感覺(個人感覺)是,現在台灣女生對婚姻的態度是"惜售",大陸女生對
darthv說現在台灣女生對婚姻的態度是"惜售"。我同意。
但,有沒有男人願意冷靜想想,為甚麼?
除了我上次在黑特戰郝譽翔提到受慾望城市、新女性作家提倡及自身經濟能力提高影響,
我們男人一點責任都沒有嗎?
2003年9月CHEERS有個專題:男人你該怎麼辦,裡頭兩篇文章分別是:
蔡詩萍「男人你需要的是策略」及後來不斷被轉寄王文華的「其實男人只要蛋炒飯」。
王文提到一個重點我深深認同,
就是男人還沒準備好面對跟自己認知天差地遠的兩性關係。
而且男人對傳統女性角色還有期待跟憧憬,所以他們很掙扎,很痛苦。
王文華寫到「用蛋炒飯形容大部分台灣男人心中的男女關係其實蠻精準的。」
「它最基本、最廉價、最平常,又能吃飽。」
「所以大部分男人都想說:如果我可以吃蛋炒飯,我就一直吃蛋炒飯啊!」
「但我們不願意學,懶得學。因為我明明可以吃蛋炒飯跟養樂多嘛!」」
這樣的男人還真不少!
當台灣女性得到原本沒有的自主,來到從未抵達的高度時,
她發現她已習得許多原本專屬男性的技巧,她的生存空間太大了。
而且許多男性(可能包括自己的男友!)還停在原地不想動。
跟睡午覺的大狗一樣,你要牠搬一搬位,反而擾其清夢,惹來牠大聲咆哮。
於是心態就分開了。我認為這是台灣兩性之間差距越來越大的主因。
4/1號出刊的ppaper也有篇許舜英跟包益民的對談,題為台灣男性的未來。
這也是我大推薦給周遭朋友的文章,順道介紹給讀本文的各位。
裡頭有句話男生該問自己,「你為什麼要那麼封閉?」
當然生命自會尋找出路,老子不爽隨時下的新女性起舞,
我覺得對岸女性會把我哄的服服貼貼,那是我的藍海。
那也很好!我鼓勵你去。就跟好幾位中肯版友講的一樣,
不管地域,那些都是旁人的瞎三道四。喜歡就夾去配!
但有空一定要問自己「你為什麼要這麼封閉?」
這是反省自己,希望生命更充實的手段。不只為了留住感情。
: 這是整體如此,包括男生也是如此. 我自覺我跟同齡的大陸男生比也很嬌氣,
: 我的大陸朋友也常批評我是溫室的花朵,我都說溫室的比較漂亮賣比較貴.
這很合理啊。我們可能也會說一個日本的男生比我們嬌氣。
所得差一大截,就算所得追得上,背後的眼界涵養要超英趕美絕非一蹴可幾。
為官三代方知穿衣吃飯,這句話不就是這樣來的?
你坐在這裡打逼,很多人可正為下一餐奮戰。
不過沒什麼好比。生來如此,我很同意你的話。
: 以上是冒大不誨說出來的大實話,難免不中聽
: 我只是想把現在的趨勢點出來...
: 妳隔著海本來就佔劣勢,而對手又不比你差...
男人很懶是事實,絕非大不諱。不會有人批鬥你,不必過謙。
但抱歉,「劣勢」?那是你講、你覺得的。女性讀者認同你的可能不多。
我大膽推測應也有一群女性對此感想是:
「要去大陸就去啊,姑娘我價高活該滯銷?你當我台灣毛巾啊!」
請想想我的話。
: 我一直鼓吹台灣的女生只要男朋友去大陸,馬上緊跟過去
我倒覺得人都不該將生涯規劃跟感情扯在一起。不論性別。
一,避免人財兩失流落異鄉孤苦伶仃。(不要笑!沒有可能嗎?)
二,問問自己,對方已經成熟得足令你辭職演一齣為愛走天涯嗎?
越是愛瘋了,越得好好分析各個因素。愛情該是雙重奏,而不是獨奏,對嗎?
最後請大家幫個忙。很多外籍配偶因為結婚來台已經很多年,
他們有足夠資格作老娘,請不要再稱新娘了。中性一點,不帶強烈指涉應該較恰當。
另外,兩岸通婚不可免會被外人視為改善原本經濟狀況較遜色一方的手段,
所謂的「非議」、「有色眼光」都由此起。
關於這點,推薦閱讀夏曉鵑老師的超級好文「在美濃外籍新娘面前」,連結如下
http://cc.shu.edu.tw/%7Ee62/teacher/teacher-cha-intro.htm
您應有不同的體會。
還有給剛發文的jeremi及其他,BBS只能用文字溝通,應該格外注重字面精確。
「都」泛指全體,但沒有人作過全台灣每一對約會情侶消費分攤情況的調查,
所以您實在不該用「在台灣都是各付各的..」這種說法發言。
- Apr 20 Thu 2006 13:11
愛情第二篇之引用引用再引用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