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的導演都很優秀。蔡明亮、侯孝賢、楊德昌,只要電影出現這三個名字其中之一,外國人通常都會豎起大拇指。(邱承漢曰:我偏好張作驥)但就是因為導演們太過優秀,編劇、配樂、攝影、美術設計甚至是行銷這些似乎沒有跟上,因此顯得有些突兀。但導演的出色是無庸置疑的。當我們把討論電影的焦點放在「鏡頭如何探討人與空間的協調關係」、「如何透過長、中鏡頭而非特寫捕捉劇中人的真實情感」這類話題時,正代表了娛樂性、休閒性的相對貧乏。問題在於台灣沒有發生一個適合商業片生存的環境。這是政府不夠積極。這是我們小覷了文化產業能有多大的影響力。國內市場也沒有規模經濟的效益,使商業片所需的資金、人力不虞匱乏,這是先天的障礙。(明基K.Y Lee:如果台灣人口像南韓一樣有五千萬多好...這感嘆同樣可以套用在電影工業上。)我發現今年國片的數量有提升,光記憶裡就有關於愛、南方紀事、夢遊夏威夷、宅變、虎姑婆、經過、深海、戀人、等待飛魚、人魚朵朵、山豬飛魚撒可努、最好的時光這幾部出現,技術資金高度密集的紀錄片產業裡無米樂和翻滾吧男孩的叫好叫座與其說是奇蹟,不如說僥倖、異數的成分大些。我擔心,再沒有完整且長遠的電影產業規劃,長此以往台灣的電影都將以一種小眾的、小成本的型態發展,甚至將僅以中產階級的/鄉土取向的這樣的二元題材出發,無法讓訴求的群體放大,沒有一個強大的動機引誘觀眾進入電影院放鬆、單純消費快樂(韓國片有我的野蠻女友當領頭羊,台灣的領頭羊在哪?),最後可能在世界電影藝術與商業的兩極浪潮中滅頂。這絕非我的悲觀斜坡論證。還有一個問題,台灣社會的移民性格色彩濃厚,充滿速成、抄襲的態度,對過程和手法不重視,多半要求結果,似乎沒有什麼本土文化出現。台灣的文化是mix的、混血過的,台灣的動盪歷史還沒有長到足以讓文化的深度反映在電影中,也就是說我們沒有什麼可以關注、關照、和回顧的(走筆至此,不禁又感嘆起賽德克巴萊籌資不順的事)。因此南韓拍得出大長今,我們只拍得出八兩金。這是文化厚度的問題,不是一蹴可及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vol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