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04 中國時報 中年男孩現象--李鼎
MIX跟MATCH的時代仍在流行,消費市場也更具多變性,甚至矛盾。這年代能抓住這種矛盾與多變的人,可能就有贏得勝利的機會。
什麼樣的生活,可以產生這樣的工作思維?這些自戰後嬰兒潮出生也是社會的中堅份子的人,用什麼特別的「生活」方式來培養「生存」的能力呢?
「中年男孩現象」已在形成中,他們可能穿著滑版服打著PSP出現在各商務艙,用最輕薄的手提電腦在咖啡廳與人視訊會議、他們騎著重型摩托車去旅行,強調風切在身體上的感覺、他們可以用電腦蒐集一切便宜的住宿或是陌生卻志同道合的旅伴,他們喜歡去印度、吳哥窟等神秘國度旅行、他們了解並消費大量健康食品、皮膚保養品、擁有健身中心的會員、正在學習瑜伽、依然擁有腳踏車以及各種玩具……。
最早出現在「彼得潘現象」與美國影集「30SOMETHING」的「中年男孩現象」,與過去最大的不同,是強調在男孩心態下仍有「責任感」的魅力與消費能力。
中年男孩特徵:
食
1.了解食材與樂意下廚。
2.擁有個人廚房及熟識的餐廳。
3.了解並大量消費健康食品。
衣
1.強調混搭的個性穿著。
2.強調材質、舒適感與表演價值。
3.相信穿著是情緒與身分的表徵。
住
1.強調自己與房子的空間關係。
2.保有具有紀念價值的家具與物 品。
3.在房價與生活機能、環境之間 取得平衡。
行
1.會用最快的交通工具工作。
2.會用最慢的交通工具體會周遭。
3.擁有兩種以上的交通工具。
育
1.重視心靈學習空間。
2.閱讀多樣及不同城市的雜誌。
3.充分運用網路搜尋。
樂
1.四季都在旅行。
2.在乎玩樂的深度。
3.邊玩樂還能邊賺錢。
------------------
李鼎
黑板:黑板大約是所有人對童年的記憶之一吧。最記得每次學校同樂會的時候,我都被派去畫黑板,那有一種成就感;在同樂會之前,每回數學、英文老師都會要我上去寫出正確答案,答案對我來說,不是失敗就是挨打。有自己的黑板,就可有自己想找的答案。
時鐘:一直到大學重考的時候,我才坐過火車。坐火車的原因,是因為火車不會塞車,到台北車站的南陽街最方便。所以,火車站的時鐘,成為我每天開始與結束及倒數的依據。發現這個時鐘的時候,簡直有種「好險」的拾獲感,因為,有種找回了我自以為最想忘掉的一切。
魚缸:聽說每一條金魚的離開,都是幫主人抵擋一次劫數。這條金魚是我三年養過30條金魚裡面,一直沒擋到劫數的一隻,我想,我不會再讓牠離開了!
窗景:我的每個房間都可以看到爸爸被安放的山。我常拍下看山的那刻。天氣是奇妙的,所以,不會覺得好像什麼已經「死掉」的東西在你的眼前。
小玩偶:我因為從小就開始工作,童年結束得早。現在,我的每個玩具都是工作時,買來慰勞自己的!開始到不同城市、國家工作後,也會買當地的麥當勞兒童餐的玩具。一個人工作的夜晚,有一兩個玩具陪伴,是很必要的發洩。
電腦:我最喜歡在內地用這台內建視訊的電腦,有一種作「間諜」的快感。
提袋:可以放A4文件的袋子很多,幾乎都是我出國開會或參展時送的,這是最近香港動漫節的戰利品之一。
天地間詩書最貴(一幅字畫):這是去外公家一進門的字畫,外公說進門前都要念一遍才能進去。現在他中風,房子也賣了,我在賣的前一個禮拜,把這要被菲傭丟的字畫撿了回來。
簡體書:這四年簡體字的書看得最多,起因是「明明對方說的字都清楚,意思卻不懂」的困擾。一方面學習用詞、一方面明白那個過去帶來的成長。
-----------------------
邱祖胤/專訪
李鼎,目前最常被稱為台客導演,「到不了的地方就用食物吧」作者之一,在南港山上,他有一個窩,充滿著中年男孩的想望與創意....
「這個房子,是為了紀念過世的父親,以及一段曾經滄海的愛情。」青年導演李鼎精心打造這處性格小窩,隨處可見屬於中年男孩的創新與懷想。
原本只想安置一個用來靜默、沈思、歸零的簡單寓所,並不想花太多心思擺布;到頭來,靈動的光影、幻化的顏色、禪意十足的裝飾,與信手拈來的故事,卻讓這裡充滿一位導演的「手感」。從走進大門那一刻開始,你彷彿已聽到一聲「開麥拉!」好戲就要上演。
■每個房間都能看到父親的身影
兩年前,李鼎辭去繁忙的廣告導演工作,專心照顧重病的父親長達一年,父親過世後,葬在汐止公墓;幾乎同一時間,他也結束一段長達五年的遠距離戀情。對於父親的思念,他有百般不捨,只能透過生前的遺物、照片,聊藉追思;對於逝去的美好,他也有千般無奈,卻只能化為無盡的祝福與問候。
後來,他看上了這處位在汐止東勢路上的房子,從廿五層樓高處,恰可遠眺父親沈睡的地方;望東是寧靜的湖泊,正北可擁抱整個台北盆地,西方則是國道三號的蜿蜒風情。極佳的視野,讓每一扇窗都是一個天堂。
「我希望每天早晨醒來,都可以對著爸爸說:爸,又是美好一天的開始,我會努力工作,不會讓你失望的。」他也希望能緊緊抓住往日與精神伴侶互相鼓舞的剎那感受,砥礪自己振作,開創更美好的明天。
於是,他買下這處四十坪大小的房子,開始擁抱充滿浪漫異想的空間,也開始承擔貸款壓力。
■讓屋子散發寶石般的色彩
房子未裝潢前,他曾經一個人待在裡頭觀察、思考,一整天下來,他發現光線的變化最是迷人,彷彿可以為他蓄積滿滿的能量,刺激源源不絕的靈感。
「我就是喜歡陽光的感覺。」他希望所有的陽光都能照進來。
但習慣出鬼點子的他,不甘只是簡單地打造四面落地窗,那充其量只能讓光線照射進來,卻不能讓光影起太大的變化。與設計師幾番討論,他決定在長方形的屋子裡擺一個「菱形」做為隔間,沒想到這個房子的格局竟然整個活絡了起來!
這個菱形讓原本格局方正的客廳與臥房變得「不規矩」,裡頭則藏著浴室及更衣間。由於菱形的四面牆與整個房子維持偏斜的角度,光線與陰影的變化因此變得更豐富。
顏色是另一道魔術。
他讓主要的牆面都維持白色的基調,但臥房、餐廳及天花板,卻刷上幾種不同層次的「綠」。就為了這一系列由淺到深的綠色,他和施工的工人幾度僵持不下;等到幾近完工的某個黃昏,大家一同望著牆面的變化,由淡墨綠轉咖啡、再轉成紫色調,再映襯著白牆上的金橘色調,交織出寶石般的光芒,工人們也不禁歎為觀止。
「哈哈,我好歹演過數百場舞台劇,對佈景有些概念。」李鼎得意地說。拍片的人總是非常在意景深與層次,他把這項職業病帶到這個房子裡來,加以巧妙運用。
因為這個菱形的加入,光線的折射起了很大的變化;再加上顏色調配的巧思,感覺起來,這個菱形,變成一個會轉動的正方形。
■再累都要有一個浴缸可以休息
當然,人才是整個房子的主角。
李鼎雖然是在父親過世後,才開始規畫這個房子,但整個裝潢都不經意地與父親產生聯想,尤其是臥房。
設計之初,他就假想這是父親要住進來的房子,隨時要有推著病床進進出出的準備,所以臥房的門開得特別大;床的高度,也調整到最佳視野,可以向外遠眺整個台北市,讓病人的心情跟著飛翔開闊;床頭還加裝了兩組特別插座,可供氧氣瓶及各式急救設備專用,至少在救護車抵達之前可以救急;陽台則養著一方草皮,與室內的酒瓶蘭、觀賞椰子,對望成一則淡泊的南洋風情。
目前這一切的舒適規畫,是給男主人專用,未來則希望與女主人一同分享。因此,他在臥房的右側隔了一處書房,關起門來,就是獨立的空間,完全不受打擾,如果書房的燈亮了,北二高的人都可以看得到這顆鑲在翠綠寶盒上的明珠,感受男主人為女主人打造的細膩溫情。
位在西側的工作室,則是李鼎平日最主要的活動空間,不拍片的日子,他會窩在這裡,輕啜著咖啡,書寫各種計畫,或在電腦上發動交際攻勢,開發更多工作機會。儼然就是一處小型的電子商務辦公室。
不過,再累,也不能虧待自己。廚房是犒賞自己最好的地方,喜愛做菜的李鼎,在這個五坪大的廚房,可做的事可多了,磨咖啡、煮咖啡、調果汁是家常便飯;客人來了,煮個六、七道可口佳餚不成問題,尤其在夕陽餘暉的映照下做菜,特別有味。
超大浴缸,是李鼎犒賞自己的另一項法寶。他總在裡頭放滿一缸冷水,縱身跳下,洗去一身疲勞,頓時靈台清明,通體舒暢;這個浴室不但有寬敞的視野,透過鏡窗從陽台斜看,還可與客廳相望,他打算一邊泡澡、一邊與朋友聊天,分享這個房子每一方寸的歡樂。
■寫心情亂塗鴉,與朋友分享歡樂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房子還有兩面深綠色的牆,嚴格說來,是兩面「黑板」,他在客廳和廚房各釘上兩面落地的木板,刷上黑板漆,讓他可以隨時拿著粉筆寫下想法、故事大綱,以及心情留言。個性愛玩耍的他,不但喜歡當著客人的面上課、寫板書、玩遊戲,更喜歡朋友們加入塗鴉的行列。
也許,你在李鼎身上看到的是一個工作狂,也許是一個用情至深的孩子,也許是一個極為好客、愛玩耍的單身漢。這個三十七歲的中年男孩,都在用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面對、實踐著他的理想。
走出喪父的悲痛,走過失戀的遺憾,一切都未曾結束,一切都重新開始,在汐止某處廿層高樓,希望在中年男孩的居家哲學裡,不斷滋長。
- Aug 06 Sun 2006 15:40
[轉錄]中年男孩?少來,我才24。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