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13  中國時報
沈瑞文


席哈克宣布替代方案,法國青年首度就業法壽終正寢。法國總理戴維爾潘在青年首度就業法(CPE)的爭議中賠上了原本被看好的政治前途,席哈克總統宣布改提新的方案,事實上等於間接在人民行動聯盟做了棄保的動作,棄戴維爾潘保薩科奇,力圖在明年的總統大選中避免敗選。

而就在同時,法國著名的拓展商業雜誌公布一分民調:如果現在立刻進行投票,薩科奇以五十一.八三%擊敗社會黨的華雅樂夫人(四十八.一七)贏得總統大選,至於總理戴維爾潘在首輪投票中僅獲十.五三%的選票。


法國目前的經濟形勢不論在資金與人才上都面臨「空洞化」。資金空洞化上,失業率高導致整個政府支出占國民生產毛額高達六八.三%,強勢歐元固然有利於法國的大企業向外採購,但是也為法國帶來去年二五○億歐元的貿易赤字。如果為了降低失業率,在現行保障受薪階級的法令下,勢必逼使企業出走至臨近的歐盟新會員國。

而人才空洞化上,法國擁有高科技人員千分之三點三的比例也遠落後芬蘭的千分之八點三、美國的千分之六點九、日本的千分之六點三,只和南韓的千分之三點四相去不遠。這不代表法國沒有自己的人才,而是目前僵化的齊頭平等式社會機制下,有能力的法國人不是被美、英、德、加的高薪挖角、就是追隨法國的高科技起產業出走。

和其他歐洲國家相較,法國這個國家真的是生病了。法國目前為「法國病」所苦。法國病的症狀有三高,失業率高、物價高、稅賦高,而被問到下任總統的施政時,降低失業率以六五%被認為是下任總統施政的首務;其次是增加購買力、減稅。足見失業率高是法國病最嚴重的症狀。事實上不管左派的社會黨或右派的人民行動聯盟,在就業這個議題上,和其他歐洲國家相較,都顯得不夠大刀闊斧。

法國過度保障受薪階級的國營資本主義被歐美經濟學家及主流媒體笑稱為歐洲最左頃的國家。在一九九七至二○○二年間,布萊爾的英國工黨在公共服務領域創造了七十萬個工作機會,雖然引來保守黨的質疑,但在寧可向企業徵稅來維持社會福利的法國社會黨眼中卻嗤之以鼻;另外,施諾德領導的社會民主黨以鐵脕解決失業問題,採用了福斯汽車集團人資長彼得哈茲的失業補助金提領不得超過一年的建議,德國的失業問題不久後果然改善。此次席哈克的廢除CPE,大損政府威信,已經很難看出短期內法國失業問題的改善。

法國目前的問題不在於政治人物和廣大民眾的溝通,而是多數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基於選舉考量而過於媚俗,不敢向老百姓說出真話,不敢說服老百姓接受改革。總理戴維爾潘「總統未必要選,總理可以不幹,改革必須成功!」的真心,卻換到的是法國百姓的絕情。出身法國外交系統的戴維爾潘,由於在外放美國期間,對於美式資本主義講求效率與競爭有很深的領略,而他也是席哈克總統主政期間,繼朱貝之後,在對抗失業議題上,下場悲慘的第二人。

法國的經濟歷史學家巴佛維目睹法國歷次改革的失敗曾有感而發地說道:「其他的歐洲鄰國會尋求改革的共識,雖然改革的處方各有不同,我們法國既無共識也無改革處方。」

位居世界經濟第五位的法國,也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得天獨厚的條件卻欠缺帶領人民迎接全球化挑戰的政治精英。匈牙利後裔的薩科奇目前極孚眾望,但是示威高潮期間向學生和工會示好,如果明年順利入主總統府,能否持續右派改善失業問題的一貫政策呢?社會黨的華雅樂夫人,如能成為法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能否仿造其他歐洲國家左派政黨的政策帶領社會黨及法國轉型?看得出來,恐怕法國最需要的是不媚俗的國政CEO。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目前居住巴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vol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