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盈珊

從淡水海邊懷著博物館夢想起家的琉璃工房,一路摸索闖蕩二十個年頭之後,終於在上海鑽石地段,成立中國第一間琉璃藝術博物館。然而,這座博物館就像許多台灣企業家最初的夢想一樣,在成長的故鄉萌芽、最後卻在彼岸才得以實現。

光是「政治掛帥」已不足說明台灣種種扭曲現象,即使是文化也與政治脫不了關係。經濟始終欲振乏力,市場往大陸跑、人才自然往大陸流,台灣文化人在「文化創意產業」口號下燃起一線新生機,卻在蕭規曹不隨的政策不連貫下,發現其中的欺瞞與誘騙。

撇開狹隘的地域意識,標舉中華文化的種種夢想得以在世界任何角落實現,都是華人的安慰;然而,能夠在出發的地方實現大願,卻是多數人心底深層的盼望。琉璃工房第一座博物館落腳上海,表面上看來固然是大勢所趨,實則有著許多政策謬誤導致的無奈。

因為選票、因為經濟始終沒有起色而病急亂投醫,因為種種政商利益糾葛,台灣各縣市鄉鎮都不難找到讓人難以理解的開發案,一些罔顧歷史紋理、文資保存的商業規畫。琉璃工房心中博物館的原型,某程度來說,也是消逝在如此洪流下。

廿年前,張毅、楊惠姍、王俠軍等七位伙伴,選在淡水海邊設立琉璃工房,三層樓的規畫原就是一座博物館的型制。從陽台柱子的設計、通往海邊的步道、內部的展示空間,都是為了一步步走向琉璃藝術博物館而做的準備。堅持坐擁白浪翻騰海景,是因為琉璃燒製過程的高熱,需要滿眼的海景來降溫緩和。

不料,成立第二年,工房用地被公告為「淡海新市鎮預定用地」,淡水河邊海邊以極快速度蓋起一批批高樓社區,被預告命運的工房獨自面對潮來潮往;張毅與楊惠姍幾度陳情,歷經三任總統,依然無法改變新市鎮未成形、用地卻一片荒蕪的困境。他們接受事實,內心帶著一絲再回來的期待,將夢想落實在近年迅速發展的上海。

琉璃工房的遭遇不是孤例,愈來愈多業者帶著重量級收藏轉戰大陸,愈來愈多經紀商將好節目帶到大陸,也愈來愈多企業將贊助留給大陸藝術家,生存需要固然是現實,台灣文化發展空間急遽壓縮也是不爭的事實。只是,在政府拚經濟而犧牲文化發展的同時,台灣經濟真的因此而好轉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vol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